By Rona Tsai (2017 Summer Intern)
圖片來源:https://goo.gl/nu3o7t
運動對很多人來說是知道必須做、卻又提不起勁的事情。相反地,在一次訪談中,一位受訪者說:「養成習慣後不去運動,也會覺得很痛苦。」這些擁有運動習慣的參與者,如何克服障礙,維持自己的運動習慣,讓不去運動覺得很痛苦?在運動過程中需要建立自己「堅持下去」心理狀態,是我有興趣的部份。
運動是循序漸進的,從訪談研究整理中,發現了一套計劃性的運動行為模式,從擁有目標(Goal)-建立計畫(Make Plan)-執行運動(Exercise)-到回顧結果(Check Results)(圖一)。運動行為需要知識及訊息的支持,才知道為了達成目標應該怎麼計畫,在執行過程中熟悉各種指標代表的意義,以及何謂重要且必須在意的關鍵參考。至於在回顧結果的階段,對於不同結果需要去因應與調整,這需要知識和訊息。
圖一:運動行為模式
其中,運動初學者和進階者的最大差異也在於運動知識的掌握,進階者的知識、經驗豐富,且了解更多的運動細節,可以針對自己的目標設定適合的運動計畫。從初學者到成為進階者是一個不斷學習演進的過程。在學習的過程中,從而獲取新的知識和訊息,並依據嘗試後的結果調整。在不斷的重複中,學習與了解自己的身體,以及與時俱進的變化。很多人或許覺得運動難以持續,其中一個可能就是知識的不足造成學習停滯。即使有目標,卻不一定有正確或足夠的知識來協助自己建立適合的運動計畫。例如:我想要練肌肉,卻安排三個月的跑步計畫。三個月後的結果卻不見目標趨近。當努力沒有回報,就難以養成習慣,注意力很有可能就會被其他事物吸引。因此,對於運動初學者來說,獲得正確的基本知識,將有助於支持更深入的探索,當持續運動實際幫助使用者看見自己的進展,也強化了運動的動機與動力。
在訪談中,受訪者能持續被運動吸引的一個原因便是來自於成就感。「當我感到做這個運動有成就感時,我想繼續做。」受訪者說。成就感可能來自於查覺自己的進步,也有可能來自社群或同儕。朋友相約一起運動,從比較中了解自己的進步,或是將自己運動的成果或照片上傳至社群軟體,分享自己努力的成就,並從他人的回饋中強化自我的感受。此外,當瀏覽他人的運動圖文時,對於運動的自己來說,也是一種激勵。社群活動的一來一往之間,一面強化對運動目標的渴望,一邊肯定自己的努力。
手機、應用程式等都是一種輔助的工具,幫助使用者達成目標。提供正確的運動知識,讓使用者能有所依據調整動作或計劃。而有效的激勵我認為存在於運動行為模式中,協助強化對目標的渴望,並體現與紀錄使用者的進展和社群比較中產生的成就感,幫助使用者建立穩固的正向循環,養成習慣後,運動的目標將相去不遠,甚至,不運動反而會覺得痛苦難挨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