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一个新的「解决问题」的方式

在明志科大创新大楼演讲厅的这个夜晚,很不一样。一百多位经营管理学系的学生,正在学习一套新的思维模式,不只是坐着听,也起身动手练习。

这是「设计思考(Design Thinking)的魅力」。
但要如何将这套方法,分享给过去完全没接触过的人呢?短暂的一次性工作坊又能让他们带走什么takeaway?我认为是:DT五步骤「背后的意义脉络」,并透过动手操作工具来强化所学。其实DT的概念不难理解:首先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理解他所面对的问题、收敛研究后的资料定义出目标问题、发想解方、快速验证。如果再搭配双钻石的架构,帮助记忆思考发散与收敛的过程,相信许多人都可以马上对DT的步骤朗朗上口。但如果只坐着台上讲者分享,相信回家后,这些概念就向漂浮在半空中,依稀记得却又难以想像。

于是,我们准备了三个生活周遭的难题:停车乱象、一次性塑胶、小学生书包过重,交给明志科大的同学动手练习,第一阶段首先透过利害关系人地图(Stakeholder Map)全貌观地去理解问题地架构、牵涉了哪些人、组织;接着透过同理心地图(Empathy Map)描绘目标使用者的样貌。因为只有短短一个晚上,无法与真正的user访谈,我们再三强调DT的第一步是需要走出教室、走进问题场域观察、访谈后才能产出真正有效的洞察,像现在只从自身经验想像是不够的。

接着,我们引导同学透过照句法(Problem Statement)定义问题,明确指出要面对的对象(user)、需求(need)、与问题痛点(insight);再带着问题意识进入发想阶段,藉由脑力激荡(Brainstorming)的方式,搭配创新矩阵(Creative matrix)协助大家发想点子。最后由于时间的限制,以影片呈现制作原型与测试的方法,同时也让明志科大的同学上台发表成果。

课程结束后我在学校附近的卤味摊遇见了课堂上的学生,他问我:这样的知识有归类在任何一门学科中吗?我回答:你会这样想就对了,这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流程、方法,任何专业背景的人都可以拥有这样的思维,并透过跨领域合作更有效的解决问题。我想,这一场不到三个小时的工作坊,有让明志的大二同学们带回了重要的takeaway了吧!

(本篇作者:喻大维)

脸书快速留言

下一篇文章

不运动会觉得很痛苦,这是怎么回事? !

你可能有兴趣的文章